对于刘强东来说,今天可能是他人生中最辉煌的日子。《中国500强》发布了2025年度,京东集团,收入达到1.15万亿,连续四年蝉联排行榜第一,也是唯一一个销售额超过千亿的民营企业。500强的门槛是273亿,总收入43万亿。京东不但保持着领先地位,还以1200亿的规模领先于排名第二的阿里,将华为、比亚迪远远甩开。
刘强东为何强势、稳健?京东能在竞争中处于领先地位,其背后有两大秘密武器。
首先,刘强东一直在谈论供应链,这是20年来一直在谈论的事情。京东的所有产业,从3 C零售,到现在的外卖和饮料,都是以供应链为核心的。就像外卖行业,刘强东从来都不关心自己的产品能不能赚到钱,他只想把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做到底。根据统计,有40%的京东外卖用户是通过京东进行购物的,这可比花钱宣传要划算得多。
2007年,刘强东不顾所有人的反对,决定建立自己的物流系统,这让很多人都以为他是个疯子,但事实证明,只有京东,才能在国内实现211快递的配送。2024年,京东的收入达到了1828个亿,同比增长了9.7%,这个数字并不是因为烧钱,而是因为它的供应链效率。
刘强东提出了“3毛5理论”,即所有销售的产品,零售商只能获得三分之一的盈利,其余都归品牌所有。用更简单的话来说,京东赚1美元,自己拿3毛5分,其他的都分给合伙人、团队,逼迫所有人共同完成。
刘强东的手中,除了供应链之外,还掌握着一张底牌。就在京东跻身500强私企之列的同时,刘强东也为京东的1200位退休快递员制订了一套福利计划。他们每个人的账户里,都有几十万的存款,每个月可以拿到5350块钱的养老金,还有医疗保险。是谁给了他这样的自信?京东自创立之日起,就一直在为其职工提供社保制度。
2007年,京东招聘了最早的外卖小哥,并且坚决要求为其支付全部的保险和保险,这个工作并不轻松。那时候京东一年的营收也就3000多万,每天都在为生存发愁,刘强东也是四处奔走,为了钱,他都快急疯了,甚至扬言,2008年前 B轮融资拿不下来,他就会解散。
京东的经营理念是:企业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、社会保险、社会保险等费用,这是企业能够上市的唯一途径。于是18年过去,京东光是五险一金这一块,就花费了上千亿。2025年,京东外卖的全职外卖骑手数量将超过1万人,他们的保险和保险都由公司支付,甚至不需要缴纳任何的税款,就能让他们赚到一分钱。
与之相比,很多外卖平台的骑手,在这里工作了十多年,还在做兼职,没有任何的保障。从这一点上,我们可以看出,刘强东是一个很有人情味的人,他不只是关心员工的工资问题,更关心的是他们的工作环境。京东在亦庄建设了7个工业园,总共建造了500个居民公寓,一万多人居住,就算是实习医生也可以来这里工作。
京东也推出了“安居计划”,对符合条件的职工发放住房贷款,帮助他们在大城市扎根。2010年之后,所有的网络公司,都在尝试着将大量的人力资源外包,但刘强东并没有这么做。他表示,"盈利和市场价值不应以损害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安全为前提。“如果我不这么做的话,我的良心上就会过意不去,如果我不这么做的话,我的工作就没有任何意义了。”
京东的90万员工,没有一个是外包出去的,全部都是正式的合同工,每个人都有社保、医疗保险、医疗保险和医疗保险。在刘强东的管理理念中,他不认为员工是一种成本,而只是一种投资。送快递的人,虽然看起来会让公司的成本上升,但却会让员工更加稳定,更优质的服务,让顾客的体验更好,更愿意花钱。2014年,京东的净利润达到了144亿,同比增长了71%,这就说明了这个逻辑是正确的。
比如今亦庄300万平方米的开发区,就是要避免和市民争夺市区的资源。刘强东的另一个特点是,他坚持将公司的社会责任作为自己的使命,而不是由家族企业来继承。他表示,在将来,90万员工将“充满希望和尊严”。现在有不少公司打着“百年老字号”的口号,却不愿意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,反而以“科技创新”为借口,来压榨员工、压榨上下游企业的利益。
相反,刘强东与京东用行动向世人展示了:真正的商业成功并非一场零和游戏,而在于将社会责任融入公司,造福于员工,造福于消费者,造福于社会。这样的公司,能在民营企业中名列前茅,让人心服口服。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