究竟是怎样把脂肪排出体外的?为什么你一天跑5千米,只吃了半碗米饭,腹部的肥肉却一点都没动?从今天开始,我们将为您讲解脂肪代谢的基本原理,让您在减肥过程中不走弯路。
当你摄入的食物在胃部被消化之后,在小肠中被分解成小分子,如葡萄糖,脂肪酸。其中,有一部分是可以被人体直接使用的,它可以转换为你每天行走,工作,甚至呼吸所需的能量。但如果你吃饱了,再去吃夜宵,那么你体内的热量就会超过你的消耗,这些多余的能量就会转化为甘油三酯,储存在你的脂肪中。
甘油三酸脂积聚,脂肪细胞膨胀,腰部从纤细的腰肢变为泳圈,这才是体重增加的真正原因。
此外,99%的人在减肥过程中都存在着错误的认识,认为运动中流汗多了,就会燃烧更多的脂肪。每一次跑步之后,你都会发现自己变瘦了,但隔天你的体重就会反弹。事实上,出汗只是为了调整体内温度,损失的大部分都是水份,而不是脂肪。你觉得你在减肥,但实际上,你只是在减肥,喝一杯水,就能恢复正常。
究竟怎样才能把体内的脂肪真的排出去呢?重点是两点:
第一种方法是用来进行呼吸的脂肪清除。如果你做一些中等强度的运动,比如慢跑,跳绳,那么你的身体就会消耗更多的能量。水分通过尿液排出,汗水排出,而二氧化碳会在每次呼气时悄然排出体外。那就是说,你每次呼吸,都会把脂肪排出体外。
第二点是利用饥饿来唤醒体内的脂肪。如果你很久没有进食,例如早晨起来,或是在两顿饭之间有很长一段时间觉得饿的时候,人体首先会利用血液中的葡萄糖来提供能量;当血糖耗尽的时候,它就会利用肝脏中的糖原糖。只有在肝醣消耗殆尽时,机体才会将脂肪分解为其他器官,如大脑和心脏。
这也是许多人可以通过适当地控制自己的饮食而缓慢地减肥,甚至不需要太多的锻炼。但要记住,这种饥饿并非指你饿得头昏眼花,而是指在两顿饭之间,要维持适中的饥饿感。例如,早餐与午饭之间相隔4到5个小时,这样可以让你的身体有机会利用脂肪。如果出现低血糖、心慌的情况,人体就会进入保护状态,降低基础代谢,降低能量消耗,从而影响减肥效果。
网友评论